新闻动态

怕留疤、怕伤腺体?多模态AI智能消融术打破传统,微创祛病更安心_甲状腺_进行_治疗

最新发布的《甲状腺疾病防治白皮书》数据触目惊心:我国20-45岁中青年群体中,甲状腺异常检出率高达47.6%,超声检出结节率超20%,相当于每5位年轻人里就有1人存在甲状腺问题。面对体检报告中日益增多的甲状腺结节诊断,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这场“甲状腺危机”?北京北苑中医医院甲状腺专家武春青为您详细解读。

武春青教授指出,当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暗藏健康隐患。熬夜、饮食不规律、长期精神高压等不良习惯,虽不会直接引发甲状腺结节,但会扰乱激素分泌,降低机体免疫力,加剧氧化应激反应,成为甲状腺疾病恶化的“助推器”。尤其是已患有慢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的人群,更应及时调整作息,做到规律饮食、充足睡眠,这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第一步。

理性认知甲状腺结节:结节≠癌

当体检报告显示“甲状腺结节异常”时,很多人难免陷入恐慌。武春青教授提醒,其实超过95%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,仅有5% - 15%存在恶变可能。关键在于科学识别,目前通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进行TI-RADS分级,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
展开剩余75%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若甲状腺结节出现声音嘶哑、吞咽梗阻或颈部快速肿大等症状,必须立即就医,切不可掉以轻心。

治疗决策:手术并非唯一选择

“并非所有甲状腺结节都需要手术切除。”武春青教授强调,治疗方案需综合结节性质、大小等因素决定。对于多数体积小且长期稳定的良性结节,不会危害健康,可密切观察;若良性结节缓慢增大或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负担,可考虑多模态AI智能消融术。这种微创治疗手段体表几乎不留疤痕,创伤小,还能有效保留甲状腺功能,特别适合在意外观的患者。

武春青教授着重强调,当甲状腺结节出现癌变、压迫气管或引发甲亢等紧急状况时,及时治疗刻不容缓。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,多模态AI智能消融术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、微创的新选择。该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结节进行精准定位和分析,能在几乎不损伤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前提下,高效消融病灶,体表无痕且恢复快。但武春青教授提醒,任何治疗手段都需因人而异,面对甲状腺结节,患者务必保持理性,在专业医生的科学评估与指导下,结合自身病情特点,选择最适宜的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
科学预防甲状腺结节指南

饮食方面

• 碘摄入平衡:碘与甲状腺健康密切相关,缺碘或碘摄入过量都可能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。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群,可通过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;而沿海地区居民,因日常饮食中海产品较多,碘摄入相对充足,要注意避免过度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,如海带、紫菜等。

• 营养均衡:保持饮食多样化,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如西兰花、胡萝卜、苹果等,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,有助于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。同时,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,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。

生活习惯方面

• 规律作息: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每天保证7 - 8小时的充足睡眠,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系统的稳定。

• 适度运动: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、游泳等,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身体免疫力,促进新陈代谢,对甲状腺健康有益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

• 戒烟限酒: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,保护甲状腺健康。

情绪管理方面

• 释放压力: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释放压力,如听音乐、旅游、与朋友倾诉等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长期处于精神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,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,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。

• 心理调适:可以通过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,减轻心理压力,维持甲状腺的稳定。

其他方面

• 定期体检: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是早期发现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手段。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,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、颈部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等高危人群,更应增加检查的频率。

• 避免辐射: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,如在进行医疗检查时,非必要情况下避免颈部的放射性检查。如果因工作原因需要接触放射性物质,应做好防护措施。

发布于:北京市